年來如此之四:       我吃過的幾次悶虧       南坡豆翁       ------       發生在我身上,或者所有人身上的,多多少少都有些吃虧的經歷吧。 先說吃啞巴虧。所謂吃了啞巴虧,大都是一些人心機太竅,總想貪占便宜,而被“著道”;吃虧過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,怕被人笑話或詬病,只好當啞巴自行消受。如看到“重金求子”,就想得色攬金。按人家要求數次打款完成系列的無盡索求,最后被騙醒悟,又不好給家人說明,暗暗吃了啞巴虧。再有收到“中獎信息”,老是神秘地覺得自個運氣好的不得了,偷聲莫氣地給發獎者匯去公證費、郵寄費、預扣稅費等數千元,后來電話卻再也聯系不上了。街角路邊那些耍撲克、彈球丸、扣瓜子的,明明看到別人屢押屢贏,你就心牽牽、手癢癢去試火,第一把輸了,怪手氣;第二把再輸,不信邪;也許第三把贏了呢,正好第三把就贏了;這手氣真轉過來了,第四把,第五把,直到衣兜里暖得熱乎乎的錢卷飛完了,只能灰溜溜地、日媽連天地摸雀摸雀回家去。看到別人在你腳下撿錢包,神叨叨拉住你要去暗處一起分,后來“失主”找來,搜走了你身上的所有錢款…… 暗虧和啞巴虧是一回事,我著道很少;但悶虧還是吃了幾次的。并不是我或我們貪心,而是某種境遇里,發生了某些事,最后要解決問題,你或著我們被迫讓步而被吃虧;過了心里想想真窩囊,后來再細想想,小事舍小財,也許就免了大災呢。過了也不向人說道,這就是悶虧的特征。 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。某個夏夜八點多,我接到二侄女的電話,說是在興漢路她騎自行車與一個騎電動車的女子撞了,人家不讓她走。侄女是在商業大廈上班的小姑娘,下班回家時發生了這件事,我得趕緊去看看。   ------     我騎電動車趕過去,侄女們在興漢路北側接近商業大廈處的非機動車道上。我一去,先詢問了雙方人都沒有傷損,然后看對方兩個女子,其中一個說我侄女騎自行車與她們(兩女子一騎一乘)在人行道上撞在一起,說是新電動車撞壞了,要掏錢賠償。我借著明亮的路燈,查看了整個電動車,只是前邊塑料護臉上有一處不明顯的擦痕。我就說這點小刮擦,車又沒打損壞,只要人都沒事就好,各自算了吧。那女子惡辣辣地說:“咋能算了?我這是才買的新車,晚上街上人少,才出來練騎的,你們得賠錢修理。”哪有這樣的道理?電動車與自行車撞一起,竟要自行車賠償電動車。雙方就這樣凝滯著。這時那女子打了一個電話,不一會來了一個男的,說是她父親。他來后也是詢問了情況,見到哭得汪汪的女子,也堅持讓我們賠錢。我真是氣憤至極呀!但因為侄女從鄉村進城務工,肯定不會潑鬧;我呢一個教書匠也不長吵架混鬧。忽然想到了城里的外甥,聽說是個能睜硬眼解決問題的小伙。電話打過去,他聽了情況后勸我:舅舅算了吧,就這點小事,我一找人來處理,把事情鬧大了不值得;他們不就要100塊錢嘛,給他們,吃點虧莫啥。電話完后,我只好很不情愿的賠了對方100元錢,慢騎上陪著侄女回家了。 那是六年前吧,我已經有了車;但因上班單位距離不遠,騎電動車很方便。一天中午,我騎電動車走到蓮湖路民族小學校門前,因是上學上班高峰,前邊十字處的紅綠燈停車陣延續到了這里。看見同向停下來的車陣,我老遠就開始減速,就在幾乎停穩時,突然從路南窄道下坡口,一個女人騎電動車下坡沒剎住,垂直沖向我車;盡管我身高腿長盡量撐住車,但她還是擦掛了我的車體;她沒有倒下,我卻感到撐到極限處的樣子,腳還立在地上,但車頭還是歪斜倒了,車把正好觸在前邊的車尾。我同時回頭去找那個撞我的女人,估計她也感到闖禍了,稍遲疑后揚長而去了。這時車里的司機也許感到車尾的異動了,下車來查看車尾,我也就停穩車同女司機一起查看。這是一部SUV,車尾是一圈黑色塑料保險杠,我的車在那塑料上頂了黃豆粒大小的擦痕。我一面給她知會道歉,一面說是別人沖撞了我的;再說這點兒小擦痕,幾乎看不出就算了吧。但對方堅持不能算了,讓我賠償。我也是個司機,也些許知道些事故案例里,只要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交通事故,承擔責任的大都是機動車。不是有個案例:一個酒后騎自行車的人,撞在停在路邊的汽車上出了問題,機動車還是躺地中槍承擔了責任了的嗎?所以我就不愿意賠償。那司機貌似在車后給別人打電話,綠燈亮了開始放行,后邊車聲催得緊。同時我也想到這個路段我的熟人很多,看到我一個大嗨嗨男人,電動車都騎不好撞了別人車,不想在此多糾纏;再看看對方車很新,尾部車標是P字打頭一排字母,貌似不普通的車吧。我就對司機說,別打電話找人了,我也是司機,咱們心情同然,我賠你200元,你看咋樣?老是堵在路上也不好。對方稍稍遲疑了陣,接過我遞過去的兩張紅皮皮,看不出是一種什么眼神開車走了。 我騎著車,往單位行進,心里再次憋屈:今天算我倒霉吧,本來早早停下車的,是那急著找死的女人撞了我,害我損失了錢財;再在,哪有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后,讓我這個非機動車掏錢賠付的?哎,這個啞巴虧,就吃了吧;給誰都不能說,丑的很。   ------     最近的一次,就是年前臘月里。某晚六點多我從單位走望江路開車回家,到摩登酒店十字口我右轉,已經轉向進入直道,隱隱覺得一輛對向左轉來的車在鳴喇叭,我就稍加點速給它讓道,到了牛家橋小十字處,又感覺有車在向我靠。我只得停下車,那車上下來一個女子,說是我前邊擦到她的車了,鳴笛我還往前跑。見她這樣說,我覺得兩車都停在行車道上阻擋了高峰期別的車的通行,就提議都把車開到自強大廈前的人行道邊查看。按她說法,應該是我的車左尾擦了她的車右前部,可是找來找去沒見有明顯刮擦痕跡。她有扣扣掐掐細尋了一陣,指著說右前輪上那個黑色泥瓦擋上,有個介于黃豆與胡豆之間大小的異色斑痕。她看到這里后,就打電話說是找她男朋友來。既然她男朋友要來,那就等吧。僅五六分鐘后,一個小伙騎著一輛大體型電動車來,問是咋回事,人咋樣,問題大吧?三人再次查看了那處右前擋泥板。我說這痕跡不是刮擦留下的;女的說就是我又轉入直道時,掛擦了她的車…… 疑滯了好幾分鐘后,一是我感到此處離我家僅數米遠,小區里熟人出來了看見我老司機了開車還惹禍,遭笑話;二是臘月皇天的,為這小事僵持沒意思;三是畢竟我知道右轉車與別車發生事故,右轉車是要擔責的。反正事小,難得扯鬧,就提出付她200元,說開散了。那小伙接了錢說:其實我也不會為這小痕跡去噴漆處理的,但畢竟有這事在,不賠償心里說不過去。好了吧,總算解決了這一小麻纏。也便吸一支細煙,調調心態,把車挪到了小區車位,無事似的進家晚餐了。 細想我十年來吃的三次悶虧,雖虧了500元錢,但事情都不大,也不很麻纏勞神。估計是我長了個瓜相吧,也許我遇事總愛退一步想,更或許是為了顧及自己大男人的風度顏面吧,往往就被吃虧了。雖然當時心里憋悶不爽,但過后都會釋然。期望折財免災,篤定吃虧是福吧。這不,擦玻璃事件不就是最好的印證嗎?也許大多人都有我這樣或那樣的吃虧經歷,總也息事寧人,這也正是構成了蕓蕓眾生的社會景象吧。 +10我喜歡

文 | 陽小丫     金庸筆下有位“掃地僧”,其貌不揚卻身懷絕技。   現實社會有群“掃地僧”,出生平凡卻逆襲閃光。   近日,有這么一個人上了熱搜。   41歲的楊曉珍,她是一個不識字的村婦,卻受邀到清華、北大等國內外高校開辦講座,還被廣西藝術學院聘為客座講師。   她7歲開始隨外婆和母親學習蠟染刺繡,十二三歲就能獨立完成制作一套衣服的完整工序。   她從記事就沒有再上過學,卻專心學習蠟染手藝。   因為買不起畫布,她學蠟畫的時候只能在一張棉布上作畫,想要學習新的圖案就只能將那張棉布反復利用,洗了又洗。   為了貼補家用,她拼命做小飾品、圍裙之類的手工拿到集市上去販賣,經常工作到半夜兩三點,即便如此艱難的生活也沒有讓她放棄蠟染工藝。   就是這樣一份夢想的堅持、一份簡單的初衷,不識字的村婦楊曉珍逐漸把蠟染帶到了大眾的視野,成為一代藝人。   事實證明世界本不公平,也根本沒有“命定的天才”,而只要心中有夢、人在行動、堅持不懈,誰都可以逆襲成才,奮斗出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。     01         平凡人的小夢想,堅持不懈逆襲閃光。   人生總有一些不如意的事,關鍵在于堅持。在我們身邊,有這么一些人,雖然平凡,但也閃光。他們被網友戲稱為深藏不露的“掃地僧”。   大家是否還記得,那位擊敗北大碩士,成為《中國詩詞大會》冠軍的外賣小哥?   這位外賣小哥叫雷海為,來自杭州。他并非少年天才,也不是詩酒文人,但他卻真實地活在了自己喜愛的詩歌中。   他說,十幾年前,沒有多余的錢買書,為了能讀詩,就到書店把詩背下來回家再默寫。   在送餐的日子里,雷海為和千千萬萬個外賣小哥一樣,穿梭在樓宇巷陌之間,馬不停蹄地配送著大量的外賣訂單。   然而,讓雷海為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的是,在爭分奪秒地送餐之路上,他還會抽時間看看詩詞。   憑借著對詩詞熱愛與堅持,雷海為終于成功地站在了《中國詩詞大會》第三季冠軍領獎臺上,向世人一展自己多年的學習成果。   風吹雨打無法動搖雷海為內心深處涌動的詩意,詩詞于他來說,也許是踽踽獨行在幽深巷道時,突然射來的一道微光。   有網友評論:“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外賣小哥除了送外賣還有什么才藝。”   就連董卿也感慨: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,都會在某個時刻得到回報。   所以,與其羨慕“外賣小哥”雷海為成為冠軍,不如學學他,說喜歡,就花時間去喜歡。   我們即便一天只有10分鐘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時間終會以各種浪漫的方式回饋給我們。   也許是成為冠軍,也許是成為作家,也許是成為畫家,也許只是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。   所以請相信,有夢并堅持,平凡的你也可以逆襲閃光。   有些人,含著金湯匙出生,一路順風順水;有些人,出生平凡,人生的路靠己奮斗開掛。夢想很多人都有,但真正將夢想照進現實的人又有多少?   人生可以有無限的可能,只要敢于行動,勇于堅持你就一定能看到不一樣的自己。     02         世界本不公平,越努力生命越有意義。   如果不想認命,就去拼命!付出就會有收獲,或大或小,或遲或早,始終不會辜負你的努力!   有這么一個姑娘,她來自甘肅一個國家級貧困縣,當她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時,因為比賽的儀器她從未見過,等找到開關時,比賽就結束了。那是她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巨大。   也就是這個姑娘,經過三年高中的拼搏,走出了大山,跨進了清華園。她就是“寒門女孩”張薇。   進入清華園后的張薇,發現自己落后別人一大截,微積分作業要比別人多花三四倍時間,仰臥起坐只拿到20分,競選干部也不成功……薄弱的基礎一度讓她懷疑人生。   但她并沒有被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打敗,她在日記里寫到:“無論如何,不許退縮,不許不努力,決不許放棄。”   四年的汗水,四年的堅持,一切如約而至,她仰臥起坐及格了,當上了班長也開始指導實踐支隊,還順利拿到了學業優秀獎學金,并在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典禮上,作為唯一一位本科畢業生代表進行發言。   這個生來平凡的人,卻在挫折中堅強,在逆境中前行,在失敗中奮起,最終贏得成功的掌聲。   每一個與眾不同的人,其實都是以無人能及的勤奮為前提的,要么是血,要么是汗,要么是大把大把無人問津的努力時光。”   而當差距已成事實,要做的不是回避,而是更加努力。   所以請相信,世界本不公平,越努力生命越有意義.     03         努力不是為了超越,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  很多人都知道,馬云在創辦阿里巴巴之前,曾經是一名英語教師,雖然今天的馬云已然是一位風光無限的“校長”,可少年時期的馬云并非如此。   他家境并不富裕,考了三次大學都沒考上,他向哈佛多次提交了入學申請全都失敗,最后去了一所三流甚至四流的大學。   大學畢業作為一名顏值不高,年紀又輕的老師,他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授英語,一教就是6年。   辭職后的馬云,開始做互聯網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。   中國黃頁推出之初,很多人也說他是騙子。   而阿里巴巴創業之始35個人擠在一個房間,大家要集資才能創業,馬云要靠借貸才能發工資。   秉著“永不放棄”的初心,從31歲辭職創業到35歲成立阿里巴巴,馬云可謂備嘗艱辛,但是終于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抓住了市場的需求,最終走向成功。   從英語老師到現如今,馬云頭頂太多的光環,阿里巴巴集團、淘寶網、支付寶創始人。曾獲得日本第十屆企業家大獎、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十人、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、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等獎項和稱號。   這一切都源于他一次次的不放棄、一次次的努力、一次次的超越,最終他也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  俞敏洪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,說了這樣一段話:   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,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,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。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,有一顆善良的心,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,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。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,沒有理想,從此停止進步,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。   如果世人都像馬云那樣,世界上,其實沒有你做不到的事情!   馬云傳奇的一生,告訴我們,人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,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    04       如今,很多人的狀態是這樣的:他們一邊抱怨工作任務重,卻從不試圖在每一天中去分解壓力、他們一邊抱怨生活很無趣,卻從不嘗試去接觸新鮮的人事物、他們一邊抱怨身材走樣,卻從不愿意去控制自己的體重。   羨慕那些優秀人士所取得的成績、獲得的榮耀、得到的犒賞,但是他們又舍不得對自己“下狠手”,去努力,去完善,去改變。   而我們身邊也一定有這樣一部分人,他們從不嬌慣自己,對自己有著最嚴格的要求并且真的為之努力。   廈大保安周德新、外賣小哥雷海為、高校門衛潘夏皓,他們平凡而又閃亮;寒門貴子張薇、農村大媽、八旬老人、環衛工人,他們因為堅持而了不起。企業家馬云、學者袁隆平、藝人馬伊琍,他們因為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  夢想始于我們的興趣,努力源于我們的內心,忠于我們心靈的執著。   能力不夠就去學,表達不暢就多說,任何不會的都可以學,但就是別停滯不前。也不會有人會管你昨天經歷了怎樣的泣不成聲,早晨醒來這個城市依然車水馬龍。   有夢并堅持、熬過黎明前的黑暗,從容地走好自己選擇的那條路,你將會遇到最美的風景,終將會成為最好的自己。    END   作者簡介:陽小丫,職場媽媽,左手抱娃,右手碼字,熱愛詩詞和文字,執吾手寫吾心,以己之筆,悅己之心。 +10我喜歡

若塵  若塵說電影    凡人皆有一死,但在中國,人們都不敢正面死亡,父母更加不會跟你談這樣的“不吉利”的事。因此,死亡要么被藏起來,全當不存在;要么帶著面具,面具上可能是虛假的微笑,欺騙充滿幻想的孩子。但在死亡來臨之時,它就會露著猙獰的利牙,把未經事的人們嚇壞。   于是,我們從小就與“死亡”擦肩而過,長大了以后,也不懂怎樣面對親人朋友的離去,尤其是在最親的人離去的時候。   白巖松曾經講過一個故事:武警總醫院急診科主任曾接到一個遭遇車禍的孩子,從各項指標來說,可憐的孩子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征。可是面對門外站著的爸爸媽媽、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,從他們復雜的眼神中,主任憑醫者的直覺感到必須要將孩子搶救過來。于是他費盡心力將手術進行了兩個小時,孩子沒救過來,但他明白,他救的其實是外面的六個成年人。   這兩個小時,其實是他們的接受過程。盡管不斷有人講解,家長們最初還是難以接受孩子即將死亡的事實。可是兩個小時過去后,當主任出來告知他們最后結果,他們才清醒過來:這兩個小時,其實也是告別孩子的儀式,他們需要這個尊重生命離去的過程。如果這個可憐孩子的親人,從小就懂得如何面對親人的離世,他們的面對,是不是可以更加坦蕩與從容?   知道自己是會死的,因此尊重自己的生命;知道別人是會死的,因此也尊重別人的生命。而尊重生命,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義。   死亡,其實并不那么難以啟齒。我們恐懼死亡,其實是低估了自己對于恐懼的容忍程度。只要放下了對恐懼的恐懼,我們才知道自己的心有多大。   帶孩子祭祖:清明、重陽登高祭祖,讓孩子陪同大人一起去。在祭奠祖先的過程中,向孩子講述先人的故事、理解他們對世界帶來的貢獻,即使他們身體已經死亡,但影響最少還長存在一個家庭里面。孩子要學會尊重先人、更要尊重還在的親人,好好珍惜當下與家人的溫存。   其實死亡與四時輪回一樣自然,是生命的一部分。 +10我喜歡

原創:高原麥客   最近,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。我寫的東西有人看嗎?究竟有多少人再看?我寫的東西對別人有用嗎?究竟對多少人有用?通過寫作,是否真正達到自我內視和成長的目的?   寫作兩年多了,總感覺自己在原地打轉轉,完全沒有突破自我,從自己的夾縫走出來,融入更大的疆域。說是寫作,其實就是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。無非就是自己的一些認識、感想、體驗、教訓和對情緒的宣泄,完全稱不上作品。   不是無話可寫,總感覺現在這種寫作狀態,完全是應付差事。別說什么工匠精神,或者好好打磨一篇文章,只修改一遍,就會匆匆的發布。為了數量只好犧牲質量。其實寫了這么久,還是不能從原來的局限中跳出來。   花在寫作上的時間至少超過2300個小時,各種寫作方面的書籍也看過不少,各種寫作的技巧和風格也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。即使這樣,有時還是會莫名其妙產生厭倦的念頭。要不然就不寫了,想好了再說,可又覺得實在是太可惜。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?   最近比較清閑,重讀吳軍老師的《硅谷來信》。再一次被老師博大精深思想內涵,海闊天空的精神境界,以及博古通今的知識體系,精益求精的專注態度所震撼。特別他在他寫作《文明之光》那本書的時候,查閱了大量的資料,光是《哈佛中國史》,他就讀了好幾遍,很多需要引用的部分,都做了詳細的注解。   對照自己每天的寫作,大多數時候,都是在毫無準備,毫無計劃,沒有任何綱要的支撐下,在大腦里東湊西拼出來。只能算是毛坯,沒有框架,沒有內容,沒有立意,完全是一種信馬由韁的感覺。難怪讀者會越來越少。   產品思維里提到一個普遍的現象,用在寫作里,也是一樣的道理,叫“第三眼美女”。第一眼看的時候,感覺“哇,這個人好牛,竟然能寫出這么多的文章。”進而被震驚。第二眼的時候,覺得文章基本上符合大眾的口味,寫的還像那么回事。看到第三眼的時候,就會覺得一無是處。雖然表面好看,可毫無用處,不值得在上面浪費時間。   為什么會這樣?因為素材匱乏。大多數文章可以稱為“無病亂呻吟”。看那些牛人寫的文章,不是一個道理接著一個道理,而是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。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在讀故事的同時,已經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、主張和立意全部的理解吸收。   而對比自己寫的文章,干巴巴的一堆文字,或者干巴巴的一堆道理。把讀者搞的云里霧里,讀者卻不知道我是寫文章還在說。開始就沒有和讀者建立一種平等的合作關系。素材的嚴重匱乏,讓文章單擺浮擱在那里,沒有溫度,沒有情感,沒有故事。完全是一種自話自說,文字的堆壘。   早在2016年開始寫作的時候,除了訂閱幾個付費專欄,買了很多寫作方面的書籍。也付費注冊了“印象筆記”,就是想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。印象筆記用了一年多,由于續費,也由于換了電腦,新電腦上的ID和老的印象筆記不一致,續費不成功,嫌麻煩,就把做筆記的事情暫時擱置。   前一段時間,通過多方聯系,重新開通“印象筆記”,但也已經過去一個多月。現在看書,基本上都是在書上直接劃線,很少做正規的讀書筆記。以至于每次寫作的時候,才撓耳抓腮,冥思苦想,東拼西湊,也在情理之中。   自從寫作以來,為了保證持續不斷的輸出,輸入是必然的事情。期間也看過不少的書,但能用到文章中的素材寥寥無幾。看書的時候,熱血澎湃,感覺書中很多東西都能拿來為我所用。但真正寫作的時候,已經想不起任何東西,走馬觀花的看一遍,最后又都還給了作者。   人的大腦儲存的能力是有限的,況且現在和過去有本質的區別。過去的知識是固化下來的,就那么多。現在的知識已經多到你根本想象不到。   打個比方,如果把知識比作水,過去水很少,憑自己的記憶能力,基本就能把這些知識裝到自己容器里。現在的知識已經是一片汪洋大海,如果不使用便捷工具,把那些有用的知識暫時儲存下來,看似你花了時間進行閱讀,但大多數時候,只是做了一些無用功。   這幾天,正在看暢銷書作家特倫斯.謝諾夫斯基新書《深度學習》,明白了一個道理,未來是一個數據為王的時代,誰擁有更多的數據,誰就擁有了頭部效應。現在的阿里、騰訊、facebook、Google等互聯網公司,其實一直在暗里明里搶奪大數據資源。   無論是以后的無人駕駛汽車、自然語言的翻譯工作、語音識別系統、AI醫療、金融科技、深度法律、新教育體系都離不開基礎數據的喂養。而且數據越多,你所使用的人工智能越精準。作為寫作者,我們不但要有清晰的思維,敏銳的視覺,和對未來的前瞻性,更要建立自己素材庫。素材才是喂養我們成長的最好肥料。   前一段時間,在寫作群里,看到有人在推薦一種新的筆記方法,叫做“卡片筆記”,就是把所有的知識點,通過卡片的形式,記錄到同樣大小的卡片上,像撲克牌一樣,進行編號、分類。使用的時候,可以拿出來,輕松的組合,很容易就能拼出一篇文章來。   現在想來,其實寫作上的工具非常多,方法也非常多。很多都是抱著急功近利的思想,把心思都用在如何寫上,而在素材的積累上,并沒有花多少時間。其實寫任何文章,都應該是在現有的素材上,提高、改進和迭代,而不是新的開始,或者自創。   把標題解釋的再明白一點,想寫出好文章,你必須做好自己的讀書筆記,為寫作積累相當數量的素材。怎樣記讀書筆記?有一個很形象的類比,就如同小偷到別人家里偷東西,除了把水槽之外的所有東西都搬走——然后回過頭再去把廚房的水槽搬走。   萬維鋼在《萬萬沒有想到》這本書里,提出了刻意練習有三個共同點,用在素材的積累上,一樣有效實用:   第一,不好玩。無論是寫文章,還是素材收集,都不要抱著“寓教于樂”的思想,認為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或者看書能對你有多大幫助。而要用嚴肅的態度,做好正確的閱讀,和素材的收集。要用強力研讀的態度,來寫讀書筆記。   第二,用時少。不是讓你整天泡在書里,做一個看似忙忙碌碌的偽學習者。一個人每天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就那么幾個小時,好鋼要用在刀刃上,用最專注的時間,讀書和做好個人筆記。素材積累不在少,而在于精。   第三,不追求快。李笑來建議“只字不差”的閱讀,萬維鋼建議“強力研讀”,就是不讓你為了讀書而讀書,或者為了記筆記而記筆記,起碼,你要在自己的大腦里形成一個簡單的助記詞,以便于一下次檢索的時候,快速方便得到你想要的素材。  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:“家中有糧,心里不慌。”如果你有個非常強大的素材庫。這個素材庫里裝著江河湖海,裝著上下五千年,裝著日月星辰,或者整個宇宙。剩下的事情,就是把這些網狀的素材,通過樹狀的句法進行梳理后,再用代表自己風格的文字展開就行。   這樣看來,寫作就是讓一些美好的故事換張面孔重現罷了。素材庫,就相當于我們的兵械庫,平時管好,寫作時才能自由發揮,信手拈來。 +10我喜歡


劉仁傑的評價心得26828陳美玲的推薦清單84138韓佳樺的優惠好物32565杜岳湖推薦評比新聞
王健容的推薦評比清單 杜世妏的推薦評比好物 有2個好習慣要養成呀陳健漢的優質產品推薦81887 黃延瑜的開箱推薦文天地10591 螃蟹的提醒(寓言故事) (2) (張大柔的推薦清單13518 張怡君的焦點新聞部落格14444 今日五五——家鄉的集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86fhq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